了一辆样车。
这种百吨重战车的车体和炮塔的前装甲厚度高达105毫米,和德国的“虎”式一个档次,即便是侧面也有70到85毫米厚。
虽然日本坦克所使用的装甲钢的质量不好,可再怎么说也是100多毫米厚的钢制装甲板,一般的火炮还真拿它没什么办法,即便是侧装甲也比现在多数坦克的主装甲更厚了。
只不过。以100多吨的车重才能够达到德国人“虎”式坦克的防御水平(考虑装甲质量和装甲衔接方式的话还大为不如)。追根究底还是日本人的多炮塔思想在作怪,两个在对付琼军主力坦克时毫无用处的37毫米炮副炮塔占去了大量的重量,让整车的重量飙升。,
“大伊号”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高射炮改装而成的坦克炮,此外两个副炮塔上面还各自安装有一门37毫米副炮。对于这种游离于主炮之外的大口径副炮日本人在二战时期一直都是异常坚持的,可以说日本陆军的坦克设计师们一直是多炮塔神教的坚定信奉者。如果不是他们设计生产的那些小豆坦克实在安不下过多的炮塔,恐怕他们恨不得就连自行车都来俩炮塔玩玩。
多炮塔坦克自然不用说了,怎么炮塔多怎么来,日本设计师们甚至就连日本最终极的五式中型坦克也是一样的不放过,明明是单炮坦克,明明是设计用来对付敌方坦克的反坦克战车。可是五式中型坦克却仍然在车体前部保留了一门小口径副炮,据说是为了在突破敌方阵地的时候用可以节省主炮的炮弹。
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倒是和法国人很像,他们一直认为坦克在大口径主炮之外安装小口径机关炮可以让坦克在攻击一些不需要使用主炮那么大威力火炮的目标时节省弹药,这一点一直到了现役的勒克莱尔坦克上才撤销。
由此可以推测,日本人钟爱多炮塔的缘故很有可能还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小家子气思想在作怪,干什么事情都想要节省,能用机枪解决的问题不用炮,能用37毫米炮解决的问题不用105毫米炮,能用105毫米炮解决的问题嗯还是用105毫米炮解决吧。
作为一辆重达百余吨的怪物,自然不能对它的机动能力报太大的希望,“大伊号”的设计时速也不过25公里每小时罢了,实际能不能做到当然另当别论。不过,对于这种怪物来说其实也用不着它挪动身躯,只要安安稳稳的停在那里当座移动堡垒使用就好了。
从设计上看“大伊号”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武器,对于这种坦克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纸面性能日本人简直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