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在完成了对南直隶一带官田的考察之后就匆匆回到了南京城,这一次出京要比上一次还要短些。张海没有直接回宫城,而是直接来到马辉那里查看和翻阅一些有关东南工商户的资料。
这些东西一些基本的总结在张海的书房那里也有,但是易查性和详细性显然不如总局中的资料更为全面。毕竟东南的工商经济仅仅是张海所要关注的诸多事物中很普通的一项而已。
张海平日里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有些常识也就望了。当他在查阅中大致了解到这时候寻常丝绸绢的价格之后才对东南一地的工商业规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
今东南一带的丝棉纺织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清代的鼎盛时期,在明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仅仅在南直隶与浙北一带每年的布匹产量就达到五千万匹,主要集中在松江南京等地,自然经济以外的规模化相关产值仅仅在东南一地就达到折合白银三千万两左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随着新朝的建立还有白银流通供应的扩大,白银的价值相比明代有很大程度上的贬值,物价按银价计算普遍上涨一倍的产物。
按照现代的标准,如今新朝东南一带民众的卫生意识依然并不理想,但比旧时还算稍有改进。并且自马辉上任以来在不少的方面还是多多少少做了一些有关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绸绢纱等丝织物虽然还普遍达不到上供标准,但质量也有所改善。东南一地的丝织产量就达到四百万匹上下,折合总产值千余万两。总的算下来丝棉这两个行业的总产值估计就在两三千两左右,这还不包括比较松散的一些民户。
张海的目的当然并非是要扶植起一两家垄断性的托拉斯单位,而是要提升整个行业的规模。通过一些调查和资料的查找张海相信:即便在技术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这些传统工商业的发展前景也很大。
“关于给湖州徐家的贷款也按他们的年产值或工资总额发放来确定么”杨思询问道。
张海思索了许久后说道:“第一次,依然按十万两的上限来确定吧,不超过我们给新风阁的待遇。明年或后年,他们如果取得决定性的成就后再说。“
张海知道徐家是湖州丝绸比汤家还要强势的大户,虽说新朝以来不再有过去那种地位了,而且如今的新朝如清代后期一样,丝织的重心由湖州向盛泽苏州桐乡等地扩散,但湖州每年的规模化丝制品产量也有二十万匹上下的样子,徐家在湖州差不多控制了三分之一的丝绸绢纱等纺织品生产,每年仅仅实业上的纯收入就在二十万两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