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下,不再是满吴联军倍于李闯的形势,而是满吴联军总兵力不过两万左右,却要面对五六万农民军主力,更不存在有利的战场形势。就连此时农民军中的不少基层官兵也都感觉到了双方兵力对比的不同,因此即便见到对面队伍严整全副武装,临战时的恐惧也不经意见降低了不少。
此时,大战之前的前哨交锋终于拉开了帷幕。依靠兵力上的优势,李自成与刘宗敏等人直接选择以万余马队掩护两翼,万余马队为预备队,拉开连绵七八里的展现直接向对手展开了包抄。农民军的战术意图是:如果对手集中力量对付自己的一翼,就用骑兵牵制、最终几倍于对手的兵力还是能够从另一个方向将对方包围。这五六万主力经过锻炼和整训的队伍比例不小,也完全能够执行这些的战术行动。
而如果对方自高自大的选择以两万骑兵组成更大的展现同自己正面对垒,那么做为预备队的马队就会投入战场决定胜负。经过不少战争的农民军将领都知道:预备队上的优势是大规模交战中兵力优势一方的最大底牌。
满军和吴军见到农民军似乎没有多少车阵火炮,就决定以骑兵的姿态机动应敌,这两万名出战的主力实际上也是完全骑兵化的精锐。
在农民军左翼,大规模的骑兵战爆发了。原本前出做为散兵的满军先锋护军只是打算牵制对手兵力、缓解对方的包抄攻势,可一交手才明白双方在骑兵上的战力差距有多大。
农民军在马上射出去的箭往往射在没有多少铠甲防护的马上,都不能立即使满军的马匹受惊或失去战斗力,更别说对铠甲的威胁力。而在更远的距离上,满军精锐骑兵抛射的重箭却可以让数倍进攻过来的敌骑陷入混乱。
原本正常的情况下:弓骑只有在小规模交战中才对近战骑兵有优势,而大规模作战中却不好使,因为真实的战场上“微操”不可能如游戏中一样使臂如指。当年成吉思汗在蒙古内部的决战中就是靠大规模的突击骑兵战胜了弓骑兵。
可这些却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从人到马的差距都不是很大,至少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农民军的马队在训练与实战发挥上相比满洲精骑的差距却太大了。前者根本无法在骑行中放箭,后者虽然骑射的精度比步射差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在六七十步左右距离上放箭的时候却依然可以保持对集群目标一成以上的实战命中率。那些一石力以上清弓射出来的重箭不论是命中人还是马,都带来跟农民军的三眼铳或明军那里缴获的二三斗猎弓完全不同的效果。
短短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