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一下,把陈济棠给惊醒了,当看到崭新的火炮和机枪堆放在军用仓库里时,陈济棠抚摸着火炮那瓦蓝色的钢管,心里直叹,自己败得不冤,败得不冤……
敢把这么珍贵的军火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卖予自己的人,能怀疑别人的实力吗?也许,粤军中不乏有人想拿到这批装备后,再与正规军一决高低,但陈济棠是再也不会有这个想法了。自第一批枪炮之后,陈济棠派了一个亲信副官专门坐阵梅州负责与正规军联系,而本着对等的关系,正规军也派了一个三人小组进驻广州。这样,双方算是建立了联系。
但是,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的练兵及调将,并重兵云集福建和江西两个方向,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正规军是强,可是,能强过已经武装到牙齿的中央军德械整编师吗?陈济棠内心充满着忧虑。
陈济棠的忧虑并不是忧虑正规军失败,而忧虑的是正规军不敌会退入粤中甚至粤西,到时自己要么奋起反击,要么让正规军过境。但是,这两种选择对陈济棠来说都是极其痛苦的。前者,双方极有可能两败俱伤,同归于尽,这个,很符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的利益;后者,中央军同样可以尾随而入,这样,在广东大地上就会出现粤军、正规军、中央军三支大军,这个局面,同样是灾难性的,陈济棠自问承受不起。
所以,一直委托手下人与正规军方面联系的陈济棠,在1935年年关将近时,亲自下达命令,给正规军送来200头肥猪(正规军生活好,而且罐头厂也需要猪肉,根据地的生产并不能保障供应,经常从广东方面采购生猪)、10吨大米及大量的干制海产品;同时,也提笔给武爱华写了一封慰问信。
信中主要说年关将近,送点物资表示慰问,然后笔封一转,道出了老蒋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大肆围剿的形势,并询问正规军有何打算。
武爱华怎么会不知道陈济棠担心什么,在与陈、粟等人简单商议之后,武爱华提笔写道,“伯南兄盛情难却,爱华铭记于心。委员长苦心孤诣,我军已有应对之策。粤军不越雷池一步,我军即便跳海,也不过境。伯南兄如不信,可遣人来我军观瞻。”
“哈哈哈……好一个武小子,真狂!比我陈济棠年轻时强多了!”接到回信的陈济棠心情大好,“即便跳海,也不过境”八个字,作为正规军最高指挥者的承诺,陈济棠还是相信的。至于“遣人观瞻”的请求,更说明这小子胸有成竹。
遣人观瞻?陈济棠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