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才缓缓说道:“陛下之心,已经几近圣贤了。然则陛下打算从何开始改革?又想要老臣做些什么呢?”
看到徐光启并没有一口回绝自己,也没有唯唯诺诺的敷衍自己,朱由检顿时增加了一些信心。这些日子来,朝中众臣不是把他当成小孩敷衍着,就是整天向他进献一些不着调的玩意,试图讨好他,一副弄臣的嘴脸。从来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和他正正经经的讨论事情的。
徐光启现在这个认真谈事的态度,一下就获得了朱由检的好感。于是他略有激动的,在这个时代第一次向一个明代土著,吐露他改革大明的初步计划。
“所谓治国首先是治人,若想要改革大明不适宜这时代的制度,首要就是要有人才,我大明的科举虽然能选拔人才,但这些人大多都是改革的反对者。若想要进行改革,就必须首先培养改革的人才。而培养人才最好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建立学校。
我想拜托先生的事,就是请先生明日一入京城,就上书请求改革学校制度。把南北两京的国子监改为大学,把三舍制改为学年制,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开设算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课程。
此外实施义务教育法,凡是大明人士,年7岁以上,必须接受3年初级小学的教育,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识字和算学…”
徐光启原本想着等崇祯提出一个激进的改革方案后,他再替崇祯分析一下,说明这个改革方案的离谱程度,从而换取崇祯在不触动现有的大明体制之下,从细微处开始满满的改变。比如军事上修筑西洋大炮以对抗东虏,农业上推行先进的耕作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等等。
在徐光启想来,一个久居深宫不出,对大明百姓生活一无所知的少年天子,他所想出来的改革方案,必然是错漏百出,异想天开的。
到时徐光启只要先捧一捧方案,再挑几个毛病出来,让崇祯明白自己的改革方案有多么不切实际,则想必这位少年天子应该会知难而退,重新考虑改革的事情了。
但是崇祯抛出的计划,却让徐光启感到目瞪口呆了。改革从教育人才着手,可以说这个改革方案非常的低调缓和,但是从这个方案也可以看出,崇祯所谓的改革大明,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计划。
建立以培养改革为目的的人才的学校,如果这样的学校真的办成了,那么崇祯手上就有了源源不绝的后备人才,而那些文官再也不能以撂摊子的形式,和崇祯在朝堂上进行斗争了,这位少年天子是想断了文官的后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