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旧貌的官员们,现在却觉得崇祯做事过于积极了些。
光是修路、治水两项实务上面,这一年来的资金投入起码已经超过了天启一朝期间的投入。更让这些官员感到恐慌的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想明白,朝廷究竟是如何让那些商人们拿出钱来办这些事的。
更让他们担忧的是,这些钱到时候是不是真的能还上。对于自己无法弄明白的事务,人们基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盲目的跟随鼓吹者前进,直到碰个头破血流;另一种则是疑心重重,最终驻步不前。
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们显然是后者,他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和按部就班的提拔。他们最为希望的是,一切事物都在自己的掌握下运行着,这种没有意外的生活,才是他们理想中的太平日子。
就算是黄立极、郭允厚这些希望朝堂空谈、荒政风气有所改观,想要切实的做些事情的实干派官员。最大的期望,也只是想要提高些行政效率,遏制住朝堂上激烈的党争,大明中枢的命令,能够在地方获得落实而已。
他们可从来没有想过,每一天进入官署的时候,都要面临无数预见不到的挑战,还有越来越专业化的行政官僚体系。
如果说过去朝廷想要办理像治理海河这样投入巨大的工程,那么从讨论利弊到挑选主持工程的官吏,再到工程动工,每一个环节都是以月来计算的。而现在则变成了按天来计算。
前者的效率固然低下,但是做事之前几乎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到了,因此一旦工程开始实施,并不会遇到什么突发性的问题。
但是后者便不同了,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之下,总是会有无数的突发**件摆在官员们的面前,需要他们及时的作出决定。
相对于过去的安稳日子,现在的官员们,感觉自己每一天都像是行走在半空中的独木桥上,只有全神贯注的保持紧张感,才能安然的度过每一天。
因此不管是六部的中、高层官员们,还是黄立极、郭允厚这样的内阁阁臣,都发自内心的希望,崇祯可以停下他的脚步,让大家先喘口气。
比如现在这个经过修改后,彻底变得面目全非的根治海河计划,便下意识的让大多数阁臣想要往后拖上一段时间。
但是现在连最为麻烦的资金投入问题都无法打消皇帝的决心,再加上崇祯释放出来的对世家豪族们的有利信息,最终还是让这些内阁阁臣们首先退让了。
所谓的世家豪族,除了家族中连续不断的出现读书种子之外,最大的根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