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的第一部分讲的就是境界、高度。()境界的不同、看待事物的高度不同,我们就会有不同地人生。境界、高度不同,我们就有不同地人生感受。
庄子《逍遥游》的第一部分是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始,到“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
什么“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不过是庄子在寻子的路上在漠北苦寒之地看到的冷空气来袭。然后借用一本叫《齐谐》古书上写的故事来形象包装一下。
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传说中冷空气是从北方的某个地方来的。庄子虽然没有找到“北冥”之地,但他相信,《齐谐》这本古书上写的,是有一定根据的。
还有!庄子去过吴越,到过海边,亲身经历过台风。
在《逍遥游》里,庄子不是来写冷空气或者是台风的,而是以这个来作比喻,来说事。主要是为了讲天地变化的威力,无法抗拒的力量。什么“鲲”什么“鹏”,都是用来说事的,用来作比较的,用来讲境界、讲高度的。
有了鲲鹏这个庞大无比的家伙作比较,就能显示出后文出现的蝉和小斑鸠这些小家伙的小。
鲲鹏之大,有它大的境界和高度,有它的基础。写完了鲲鹏之大,马上就写鲲鹏的大是有它的基础的。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段文字介绍: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其实!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要想逍遥人生,像鲲鹏那边自由飞翔,俯视天下,你就必须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世事和人生。
这是基础!
你不站在这个高度上,你就是“蜩与学鸠”,你就不能理解鲲鹏为什么要那样?你就不能理解道家,你也就无法飞翔在天空中俯视天下。
道家认为: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客,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人与万物一样,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很明确了。活着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任务,追求多余的东东,追求影响生命安全的东东,追求暂时快乐而以后痛苦的东东,追求影响我们快乐的东东,都是错误地。
我们只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已,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