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芙蓉最相知,雾里卜辞看前事;征辟疆土合一统,且待真凤临朝时。】”
泰安宫侧院书房内室之中,盛菡坐在桌案前,小心翼翼的将修改了几十遍的卜辞正式写好,放入小指宽的竹筒李,而后长吁口气。
能不能从皇宫尴尬的处境脱身,就看这次了。
盛菡紧紧握着竹筒,望着烛泪紧抱的铜台,心绪有些激动。
她在宫里数载,名义上抚养在温太贵妃膝下,可实际,却是这宫里的尴尬人。
温太贵妃看着态度和善,对她吃穿用度无有亏待,可却从不给她亲近之机,让她想要有意讨好都无从而为。
意识到温太贵妃的疏远之后,她很后悔放弃了钦天监的实习名额。原以为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却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
幸好她想得开,知道失了先机,就安心蛰伏,等待后面的时机。
这几年,她沉心看书、静心习字、自学青词,只待奋力一搏。
而今,就是她破茧重生的时机!
盛苑面无表情,可是紧握竹筒的手却忍不住颤抖。
虽然自前齐贼子乱京之后,两代帝王不再对她“预知前事”的能力有所询问,可她从不懈怠,坚持不定期的将记忆里不容易出现变化的事挑拣出来。
虽说她的坚持不见回报,好像对着空气自作多情,可从她的那些“汇报”准时失踪看,她的努力没白费,她最终定然能有所得!
这样想着,盛菡的目光看向手里的竹筒,嘴角儿翘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
待到天明,有宫人传信说温太贵妃召见,梳洗打扮妥当的盛菡目光看向空荡荡的桌角,那里原先放着藏有辞文的竹筒。
“你说你要去哪儿?”温太贵妃跟盛菡说了自己出宫的时间,想问问她的打算,若是她乐意在宫里待选,自己就安排宫里姐妹对她多加照应;若是她想回家待选,自己就跟皇上太后请求说项。
不管怎么说,这孩子在她名下教养数载,总不好真的不管不问扔到一边儿。
可是她才说完,就让这女郎的回答给惊到了。
“太贵妃,臣女想做女冠。”盛菡低眸垂首复道。
温太贵妃倒吸口气:“你这孩子才多大啊,碧玉妙龄的小女郎,你都还未入世,如何选择出世?”
“太贵妃,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十一岁就出家,和她相比,臣女选择也是寻常。”
“李冶?就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