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俱乐部会让所有的青年队采用与成年队一样的战术体系,那样球员们就能从15岁开始适应特定的位置。因此,培养这种类型的球员不能凭一朝一夕之功。
无独有偶,早在当克鲁伊夫1988年回到巴塞罗那担任教练的时候,他在那个时候便让17岁的瓜迪奥拉从边路改踢组织型中场。有意思的是,当时克鲁伊夫在这个位置上的第一人选是利物浦的简·莫尔比,只是由于巴塞罗那引进莫尔比未遂,瓜迪奥拉才得以走上前台。
“瓜迪奥拉可以快速控制球,然后快速传出去,他可以传出好球,这样他的队友就可以有所作为。”当时的克鲁伊夫说出了这样的至理名言。于是在他的调教下年轻的瓜迪奥拉很快就成为克鲁伊夫所建立的梦之队核心人物,并以21岁的年纪在1992年赢得欧洲冠军杯,一直到2001年离开诺坎普之时,瓜迪奥拉都是巴塞罗那队的关键一员。
而后来当瓜迪奥拉执教巴塞罗那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让马斯切拉诺担任后腰,不过很快他就从巴萨二队提拔了布斯克茨。因为他早已经受到了多年前恩师克鲁伊夫的启发,瓜迪奥拉认为,马斯切拉诺固然可以像马克莱莱那样放缓比赛节奏,但布斯克茨在得球后能够迅速传球组织,这更适合巴萨的传控球战术。在这样的情况下瓜迪奥拉任内的巴塞罗那及其标志性的控球战术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组织型后腰时期的出现。
古罗马时代有一句俗话: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这句话印证到足球理论当中就是:控球比反抢更好。
于是就在一夜之间,像皮尔洛、莫德里奇这种位置靠后的中场球员就成为精于传球的组织者。
这一切都是因为现在的足球更讲究控球,很多球队都使用位置靠后的组织球员。这些球队拉开中卫之间的距离,鼓励边后卫向前助攻,让组织型后腰随时后撤拿球,在他周围提供很多传球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在中前场采取压迫性打法,这也是“马克莱莱”位置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因此凯尼其实十分的清楚马克莱莱的防守固然强悍,但是在无球状态下自己却是能够较为轻松的将其摆脱,毕竟这就是足球,无球的情况下凯尼能够随心所欲,而防守单体,并不善于逼抢的马克莱莱却只能够被动的防守,被凯尼无情的牵着鼻子走!迈克菲尔的搅动风雨足以让这个法国铁腰心神不宁!
“迈克菲尔拿球奋力向前,这名利兹联的替补球员崭露出了锐利的锋芒,而在他的面前则是前不久犯下了致命失误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