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刚开始决定进行改革的时候,天下各处的官员就开始上书,表示反对改革,或者说是反对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改革。
在最开始的时候,官员们上书口气还是相当温和的。他们只是指出大明不适合这种太过剧烈的变动,应该择其一两项进行调整。并强调武国公本身并没有施政经验,这些改革应该由内阁来主导。同时给改革的各项措施挑毛病!
面对这种奏本,万历帝统统采用留中的办法,不予回应。但他确实把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奏本阅读了一遍,其中写的好的还反复观看过。同时也挑拣了一批送往刘昊嘉那里作为参考。
可是刘昊嘉很快就指出了其中的隐含的陷阱!因为按照奏本当中列出的模糊时间表,整个改革完成快的需要四十年以上,慢的就需要七八十年!有这个时间,万历帝和刘昊嘉两个人全都入土了,还改什么革?
所以这些奏本里面看似一片公心,实则全是陷阱!这让万历帝大为恼怒,摔了不少东西!因为他感觉自己一个皇帝,居然被臣子耍了,而且还差点儿成功了!实在是没面子!
可是等到铁路动工和清理卫所正式开始的时候,下面的奏折就变样了!语气不再温和,而是变成了疾言厉色的指责,肆无忌惮的挑毛病,找漏洞,甚至是大肆的谩骂!随同奏本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千人书,万民折!这就让他们两人感到巨大的压力了!
因为这说明一个问题,那些文官们已经把整个文官集团和士绅们彻底动员起来了!现在文官集团采用的办法他们两个人也已经能看得清楚了,那就是内阁会无条件的执行皇帝和刘昊嘉的意见,以此来换取内阁不被削弱。然后用底层的官员和刘昊嘉兑子!
最先兑换的就是那些支持刘昊嘉的官员。须知一点,人无完人,要想给人找毛病的话,总能找得到!文官集团就是用自家同级别的官员,来找那些支持改革官员的麻烦,争取把他们从官场驱逐出去!而且他们也能接受随之而来的报复!
因为他们觉得自家的文官集团人多势众,换下去一批还有一批!而且王锡爵等人笃定刘昊嘉不可能真正的大开杀戒。把反对的官员全部换下去!
一方面是他手中没有足够的人手,另一方面就是你再好的改革也要有人去执行!把官员都拿下了,谁来执行改革计划?
说穿了,文官集团用的就是最简单的办法,以本伤人!但是他们的本钱特别厚,厚到让人无可奈何!哪怕是刘昊嘉现在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和他们兑子的话,他们还有大批的读书人可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