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那就不能敷衍了事,王一男跟林校长约好下午三点在大阶梯教室讲一堂之后,就赶紧回办公室准备稿子。
传统的分子机器的核心还停留在可重复的层面,比如说分子电梯,能构造出特定的分子结构,然后在特定频率的光照,或者特定电流的作用下,出现可重复的分子运动特性,比如说,像电梯一样升降,或者像小车一样前进或者后退。
王一男他们最大的成果,就是在简单的分子及其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创造性地构建出分子搬运工/装配工,某种特定结构的基石轮烷。这样的基石轮烷,可以携带金属原子,搬运到指定的位置,然后装配出特定的晶格结构。
当然,装备某种特定的晶格结构,需要特定的基石轮烷,这都需要试验反复的尝试,或者在哥德尔系统的神经网络中进行模拟计算,没有哥德尔系统,找到特定用途的基石轮烷将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不过对于科学家来说,困难不算啥,一件事情要是不困难,早就被阿猫阿狗搞定了好吧,越困难的事情,才越能够引起科学家们攻克他的兴趣,关键是王一男/李文静的论文,指出了这个全新的方向,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突破,那都是可以预期的。
在PPT的前半部分,王一男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而PPT后面更多的内容,是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当年的哥本哈根学派,为什么会诞生那么多的物理学大师?那都是因为思想的碰撞,才会有大量的火花,才会点亮了20世纪初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天空。
如果可能的话,王一男也想催化出一个莫名湖学派出来,这样的场景,想想都酷。
三点还有三十分钟的时候,王一男正在给自己的PPT做最后润色,林校长居然在助理的带领下,专门跑到王一男的办公室,
“走吧,我们一起去大阶梯教室,顺便给你介绍一下实验室的手下”。
果然是帝都大学的风格啊,礼贤下士的戏码,从徐悲鸿当年N请齐白石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林校长,一代一代传承不绝。
林校长和王一男顺着莫名湖,慢慢的朝阶梯教室走过去。
“你们的目标是化学奖还是物理学奖”,林校长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王一男也听懂了,
“从突破的大小和理论的价值上来讲,物理学方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从成果被接受的广泛程度来看,化学方面更好一些”,王一男说,“不知道林校长有什么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