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味、闻、触五感,视、听、嗅、味、触、知六觉,就哲学意义上,甚至就姬青青的亲身体验中,均非绝对可以相信,许多时候更不值得依仗。
调整视野、认知的方向做不到,但她至少能调整思维角度。
姬青青的知识源流、能量汲取,触类旁通的阅识,既阅读过多种文明构成的空间知识,又无不亲身前往位面加以历练,此后对这座星辰的安置,或摧毁或逃离,取决于情绪和价值判断,带走的非止是精神财富,更有物资和知识储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姬青青实至名归地将两者巧相映证,远非肖凡个性中对未知事物的惶恐和懵蠢可望项背,纵然天才儿童聂语晴也远远难及,姬青青很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在智慧生物意识海的漫游下,宇宙空间是没有穷尽的广远辽阔,但参照量子级传输的态势,也可以小如米粒,比如那个米粒大的物轮空间豁口,姬青青愿意用虫洞或时空隧道来形容它,她愿意以标签化加以认定就够了,是否属实不重要。
如此一来,由外部观照是米粒,进去之后又是无垠的密闭空间,甚至于暗物质,很可能便是洪荒宇宙的原始构成物质,在空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下,聂语晴虽未真身出离此境,却能由意识探测,将视野置于远空,犹如通天巨目俯瞰下去,将宇宙的各个角度看个通透。
这多半来自于构想,而不管任何构想、假想、猜想、幻想,在意识海漫游梭巡的态势下,尤其还是置身于这方无天无地的暗物质海洋里,均会形成具象存在。所谓暗物质,姬青青自认为已然摸索出来大致原理,这玩意就是时空的背景布,位于膜状宇宙的最外层,浅浅的一层薄纱。
以度量单位来检测的话,薄纱的厚度不足一千公里,堆积起来的半径则有大半个光年,约等于二十万公里,相比宇宙的体积——假如宇宙存在边界的话,暗物质所占据的这点儿空间实在渺不可察了。
但暗物质的再生能力极强,每时每刻都在宇宙的所有角落生长蔓延,尤其是拉伸性,堪称广袤无垠,无论姬青青如何调整视角,依然找不到边际,便如一层薄毡盖在了膜状宇宙的最外层——如果空间是无限的,那么这个所谓最外层,怎么看也相当可疑。
所幸姬青青从来不会纠结于空间悖论,她也不做实验,她也不会去进行空间函数的深度运算,她认为是最外层,那么至少由这个观点衍生出的相关悖论,对她的设想构成不了困扰。
时空豁口倏显倏隐,倏忽之间便如眨眼般,构成了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