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范不善战,赵当世心知肚明。此出参与围剿回营、革营之战许胜不许败,虽说十拿九稳,但赵当世还是担心陈洪范给自己表演出“奇迹”,于是临时抽调了无俦营前哨哨官李延朗作为参谋“辅佐”陈洪范作战,此外,更令韩衮率飞捷左营随行在后,伺机支援。
“兄长此去,大功绝无旁落。”风卷红旗下,赵当世立于陈洪范马前,捧起一碗酒。
坐在马上的陈洪范讪讪一笑,接酒仰头饮毕道:“有李将军在,愚兄高枕无忧。”将碗递还给赵当世的同时,瞅了一眼正在队列中呼叱指挥的李延朗。
李延朗在赵营中军事素质可排前列,而且为人谨慎懂礼数,作战风格偏于保守。让他帮陈洪范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作战,至少能保证不败,也不必担心他会因为性格问题与陈洪范发生冲突。
陈洪范辞别赵当世,率军开拔,不一日,即至马窑山以东、析隈山以北的北泰山庙镇。这镇有城墙围护,但墙垣不高不宽,守备简陋。可陈洪范看到却如获至宝,毫不犹豫下令全军入驻。
李延朗听到军令大惊,力陈无需守城,贼寇踪迹不明,援军亦未至,还是机动为上。但在陈洪范眼中,有了城墙庇护,就仿佛多了一道护身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李延朗苦劝无果,只得与徐启祚、马廷实一并,催军入城。
驻扎一夜,李延朗的担忧成为现实。还没等来河南官军的消息,天刚麻麻亮,地平线处,忽而冒出了无数贼寇。
陈洪范昨晚小酌,尚蒙头大睡,一直在城头来回巡视不曾卸甲的李延朗当即调集城中兵力严阵以待。
贼寇秩序散乱,由几名票帅带着一批刀盾手当先抢攻一拨,但很快给李延朗打了回去。散布于四野的贼寇随即开始慢慢聚集。李延朗凭墙看去,粗粗估计,不断会络着的贼寇密如箱蜂,数量在万人以上。因着没有行伍,乱哄哄看着视觉冲击力更强。
陈洪范的二千余名兵,新兵占了大多数,李延朗迅速将老兵从行列中择选出来,布置在前线,新兵则按一定比例穿插在老兵之中。如此,强度方才均衡。
过不多久,天色渐明,聚集的贼寇越来越多,一眼看去,浩浩如汪洋,不着边际。
李延朗环顾四周,不少新兵的脸上已经惨无人色,即便老兵,也大有手足颤抖者。
“这仗得速战。”李延朗暗想。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兵士一般而言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敌众我寡,越拖下去,给予新兵们的心理负担就越重。倒不如早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