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来犯之敌周旋到底!”
折文芳点了点头,道:“这道关隘主要为了防备北辽,宋辽多年没有兴兵,所以守兵数量极少。没想到西夏大胆包天,竟敢不告而借辽国之境犯边,若有闪失,折家名誉扫地不说,周边百姓也会受其荼毒。杨世叔初投大宋,可借此战立功,朝廷封赏时众将门也好说话。”
杨家自杨文广逝后,后一代子弟无出众者,天波杨府已经没落,杨家子弟如今无位居高职者。折文芳目睹过杨适带领子侄厮杀的能力,若是杨适寿命长些,说不定能带领子侄中兴杨家。若是杨适此战立功,一则可为投名状,打消朝廷对杨家长支曾经投辽的疑虑,二则杨适若此战建功,众将门替杨家说话时会硬气许多。
见折文芳带着杨家人上了关墙,血二子担心凤姑、小强有闪失,稍一犹豫,却被韩三看在眼里,拦住他们道:“你们不是杨家人?“
“对,我们是逃归的汉人,路上遇到杨兄一行,结伴来投。”血二子答道。
“南归汉民?”张小六说道。
血二子点了点头,道:“是,我们是汉人,要回老家去。”
“你们老家在何地?”老韩问道。
“章丘……”血二子稍微一顿,说道。
韩叔抬头见关墙防御已经到位,不再急躁,客气地说道:“只要是汉民,大宋边关的门永远会为你们打开。”
韩叔领三人来到书案前,拿起笔,问道:“名字?”
血二子道:“纪……耳,噢,纪律的纪,耳朵的耳。”
韩叔粗识几个字,写完“纪”字,一时想不起“耳”字怎么写。血二子见状,拿着手指在案上写了个“耳”字,道:“这样写。”
韩叔笑道:“老哥会写字?这样吧,你来写,我在旁提示。”
血二子后半生大多精力皆用在史书和医书上,他又是建国前的人,写繁体字自是小菜一碟。血二子刚提笔写完名字,韩三在侧赞道:“老哥写一手好字,年轻时进过学?”
血二子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不再说话。韩三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好回答,若说进过学,以后查学籍时对不上怎么办?若说没进过学,如何解释会读书写字?他如此故做玄虚,是想套韩叔的话,再进行解释。
“老哥定是有段伤心事,南归汉人登记不需要填写这些,我不问了。接着要填写籍贯、年龄、赴辽原因、那一年的事……”韩叔见血二子如此,猜测他是进过学的士子,被辽人掳去,此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