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看是开始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夜的时间内寻找到城内有可能通向城外的地道。
自从上一次应天之战以来。如何对付守城一方的地道战术?倒不是担心守城的一方通过地道运兵潜出反击,这方面在拥有优势力量的情况下总能有效应对。但如果在围攻对方都城的时候总是让那些有所准备的上层轻易的逃脱,毫无疑问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为此,张小磊也曾经在岛上组织过一些实验。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以近代中国很少出现的四十吨级坦克为标准,制造这种压力集中在一两平米范围内的灌铅重球或许可以有效的压坏地道。然而实践证明,这种重球并不能压坏通常在十几米深度,透水区以上比较设计良好的地道。特别是那些有木板加固的地道,深厚的地面土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压力。然而如果以一定角度倾斜拉动,则有可能让这些地下的地道暴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在这之后,至少两遍滚压,在用几百斤优良身管的火炮进行爆破测试,才有可能真正测试出对方的地道位置所在,并通过火炮爆破的压力真正破坏对手的坑道。
就这样,花费了几千人整整一夜的功夫,终究在应天城外测出了十二条大小深浅不一的通向城外的地道,并在天明之前一一加以破坏。
在激烈的交火中,也有上百名役工在流弹下死伤。同时制造这些超重灌铅铁球的花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然而在张小磊看来这仍然是值得的。至少为夺取天下更节省几分力量创造了一丝可能。
当然,夜间交战的伤亡损失报告上来的时候,张小磊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作战部署上还是犯了一些错误。尽管近卫营战斗群在有众多孩子们的协助下实际上扩充为一万几千人规模的近卫军,还加上周军的辅助,看起来非常坚实,完全拥有封锁对手的能力。然而实战却证明,对于非常熟悉自己的作战方式,也有一些仿效精锐的新的应天守敌来说,这样的包围圈封锁线依旧是并不巩固的。
因此在对方的攻势于后半夜渐渐有些平息的时候,攻城的准备就已经开始了。很长时间以来没有用武之地的近卫营的炮手们也开始在黎明时分展开了对应天府诸城门楼的炮击。
在此时张小磊所率领队伍的技战术层次下,实际上已经并不需要用炮火在坚固的城墙上打开一道缺口才能够有效攻城。城头上唯一可能制造一些麻烦的是那些城门楼而已。因此,也并不需要如何海量的炮弹或漫长的炮击,仅仅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让多处城门的城门楼陷于火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