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不仅在平安京一处滚滚升起,在更东面的大阪仍然因为渐渐燃烧起来的大火而让整个天空似乎都显得有些阴暗起来。伴随着隆隆如雷声的炮火,似乎在诉说着灾祸的降临。不仅仅是那些比较集中起来的大城,还有很多乡村也在强弩射出的火箭和火把之下被淹没在了浓烟和火光之中。
队伍一开始按照准备好的流程,首先通过专门的人学当地语言进行“一顿饭的时间,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一类的劝降。如果有任何的防御敌对行为或者没有按要求放下武器全体民众出来投降或者受降的,又或者打算抵抗的。进攻的队伍就会展开毫不留情的清剿。
按照在高丽还有辽东等地不少地方的作战经验,这样的行为在最一开始的时候会引起激烈的抵抗,但这种抵抗终究会被震慑住。就算是尚武一些的社会,也不会损失超过八分之一的人。
不过在这种扫荡持续了大半个月并暂时的告一段落之后,张小磊也通过水路得到了不少内部情报渠道得来的报告。选择无条件服从和投降的村落依旧没有下降的趋势。一个选择也摆在了张小磊的面前:要不要执行当年成吉思汗在某些地方采取的那种手段?要不要讲此时一千几百万人口左右并就不算太多的东瀛人口搞到只剩下车轮以下的幼儿,甚至车轮以下的幼儿都被清洗很大部分,最终只剩下一两百万人口?
或许是经历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张小磊乃至手下不少新军及近卫军主力都不再为这种清洗行为有什么负担了。至少这些人被清理是因为没有选择服从和投降,那就谈不上彻底的滥杀。不过如果这样一来,那似乎就有些偏离本来出征的目的了。毕竟这个时代日本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开采,即便开采带来的直接财力物力也比不上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能够直接带来异族殖民收入的劳动力。后者在耕地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每年几千万石的财力,而且不需要多长的发展准备周期当下就能获得,而前者,每年一二百万两白银就是极限了。尽管在这个时代白银的购买力似乎比明清绝大多数时候强不少,那也是不划算的。
“针对那些武装对抗我们的人,特别是武士及其附庸,我们要采取极为严厉的策略,尽可能的剥夺他们一切特权。而对于那些居住在堡垒之外并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武装对抗我们的民众。要让下面的队伍在劝降的时候,不一定要选择彻底投降甄别的方式,只要有人出来做为代表接受投降并愿意缴纳原来的农业税赋就足够了。。。”
在张小磊的看法里,就算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也不一定拥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