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袁绍召集手下议论了一番,因为信息不够,都认同了郭图的说法,对何仪所部黄巾恨之入骨。
大将淳于琼(此书按三国志写此人,而不会象演义那般打酱油)出列,“袁公,与某两万人马,琼即刻杀到汝南,将何仪的人头提来。”
袁绍看着堂下济济一堂的文武,心中志得意满,将手一挥,“仲简兄不急,衮州现在我们还顾不上,桥瑁只不过是区区棋子而已,不值得为他兴师动众。”
当年袁绍为八大校尉的中军校尉时,一代猛将淳于琼司职右军校尉,和袁绍、曹操均是同级,淳于琼主动前来渤海投奔袁绍之后,袁绍声名更加响亮,威势更盛,因此袁绍对淳于琼非常喜欢和爱护。
伐董失利,联盟解体,袁绍在河内郡与王匡、张扬合纵联横,但效果不佳,张扬心在上党,王匡盯向洛阳,袁绍见状立即抽身回到南皮,学周公礼贤下士,凭借袁氏几代人的名声以及自己的声望,四方豪杰纷纷来投。
袁绍是大汉士族推出的一个光鲜代表,代表了士族的根本利益,自东汉以来,士族门阀和东汉皇室早已离心。
经过一次次党锢之祸和打压,东汉士族门阀知道直接对抗皇权,忠、孝、义这几关绕不过去,所以先对依托皇权的宦官集团下手。
袁绍的政治眼光无疑是非常高远的,先倚靠大将军何进,将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斩杀殆尽,足足令宦官在华夏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几百年,直到唐代才重新抬头。
现在一切都在按照袁绍的计划发展,董卓进京后朝局彻底混乱,大汉朝的元老重臣被董卓杀的杀,逃的逃,整个天下已经分崩离析。
袁绍起兵时通过桥瑁矫诏,握有了大义名分,顺利当上诸侯的盟主,再一次提升了威信。
虽然此次会盟未能打败西凉军团,但袁绍有了盟主的名声,天下英才云集,名声上完全将其余几大诸侯压了下去。
想到这里,袁绍心中快活无比,现今诸侯中,也就公孙瓒和自己的弟弟有点势力,其它都是小绵羊而已。
想到公孙瓒,袁绍头又开始疼痛起来,这位白马将军给自己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诸位,绍现在的窘景,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渤海区区一郡之地,如何能发展壮大?现韩馥在冀州掌握住我军粮草,跟幽州刘虞,北平公孙瓒勾勾搭搭,而公孙瓒更是欺人太甚,处处挑战我袁家的权威,竟然欺负到吾爱妾的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知诸君何以教我?”
“主公。”一道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