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硬着头皮道:“我是觉得,文章如此写法,闹不好会引起一片混乱。我们不是应该引导舆论往正路上走么?”
杨浩赞许的点点头:“你看的很准。的确,这种文字在一定时期内,会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被忽悠鼓噪。但折腾的多了,就不免物极必反,引起更多人的腻歪反感之后,再也没人肯信。如果我不写,以后也会有人写出来,还不如干脆先把大众的胃口都给塞结实了,让他们找不到机会,断绝后患!”
杨浩写得什么玩意?总结起来四个词---“这国怎,亏总民,我陷思,定体问”。
在本世界,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这种题材的文章搅动的国内舆论一塌糊涂,很是误导了一大批民众的思维意识。但他们用的太多了,过犹不及,随着一个个狂妄过头的公知精英们原形毕露,立即臭了大街!
但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条件下,这四个字的总结却非常有蛊惑力,往往给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醍醐灌顶的感觉。
而杨浩拿到对满清的战斗中,却显得非常合适。
周建镐怎么想都觉得别扭,只能摇摇头叹气:“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正确引导民众舆论,现在一股脑给他们太多冲击,恐怕会适得其反。”
杨浩笑道:“有用没用,总要先试试才知道。起码让大家有个熟悉过程,好过后来被人家用出来,咱们措手不及。”
实质上,这种文章的精髓就在于,用一件看似无可辩驳的事实为引子,制造一个思维陷阱,引导读者的思路往岔道上跑,然后最后再从体制上深挖根源。
那么没有事实为依据怎么办?没关系,编造一个就是了。舆论自由嘛,胡说八道还因言获罪,你想搞文字狱么?
大清国揣着两手不干人事光会放嘴炮的闲人太多了,朝廷一说要变法,立即乱纷纷上书,弄得乌烟瘴气莫衷一是。不过大多数都是正向建议之类的东西,不管写的再怎么空洞无物,他终究还是围绕着一个“忠于大清”的核心在折腾。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杨浩哪能再让清廷聚拢民心?他果断祭出这一杀手锏,制造出点混乱来,考验一下清廷的反应能力,顺带着给闲的蛋疼的清流们找点事情干。
于是乎第二天,一篇多方炮制的文章新鲜出炉,登上《国闻报》的头版头条。
“……朝廷编练新式陆军,本为保卫国家所设。今日却将新锐之刀锋挥向国民,其用意若何?”
“……虽然大刀会民间团体并非合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