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为海外宣发能力几乎为零,一切还刚刚起步的火狮影业,想要充分开发《哈利波特》这样一部全球级大作的市场价值,就必须要找一家大公司合作宣发事宜。
而纵观七大影业:华纳结仇,米高梅每况愈下、自身难保,迪斯尼(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与迪斯尼家族的)内乱刚起,派拉蒙、福克斯、环球都太过强势,不管找谁,必然会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唯一有可能达成平等合作的,就只有实力大伤、亟待优秀作品,以振业绩的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了。
为什么火狮会有机会和索尼影业这样的庞然大物平等博弈?
因为此时的索尼影业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虚弱期。
霍华德·斯金格接手索尼北美之前,哥伦比亚影业的董事长是两个好莱坞史上罕见的奇葩——彼得·古柏和乔恩·彼得斯。
当时为了完成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好莱坞梦,索尼花费巨资请来了这两个家伙担任哥伦比亚的董事长。
真要说,彼得·古柏的过往履历绝对足够光鲜亮丽,当时史上票房仅次于《大白鲨》的《蝙蝠侠》,斯皮尔伯格的《紫色》,以及由汤姆·克鲁斯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揽下奥斯卡大奖的《雨人》都是他们的赫赫战绩。
但是从进入哥伦比亚影业起,彼得·古柏和乔恩·彼得斯就变得极善专营。他们抓住了80年代末期,RB人因为经济实力空前强大的自大心态,一上任就上马好几个投资成本高昂的电影,成本比同期的好莱坞公司高出至少40%。
虽然有票房盈利的中奖时候,但是更多的是票房口碑双烂的影片,在不知不觉中瓦解了哥伦比亚影业原本坚实的基础,甚至拖累了索尼北美分部的整体实力。
进入哥伦比亚影业后,彼得·古柏不关心影片质量,也不关心市场前景,只关心能不能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力,来给RB总部的逗比们炫耀。再以此为基础,给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在此期间,斯皮尔伯格难得一见的大烂片《铁钩船长》,就是在他运作下的产物。
除此之外,彼得·古柏还给自己开出天价年薪,私人飞机,豪华装修办公室等惊人地挥霍。虽然哥伦比亚那几年在好莱坞的地位是每况愈下,但彼得·古柏的私人腰包却是赚的盆满钵满。
直到他最后带着巨额的退职金离开之时,给索尼哥伦比亚留下了高达27亿美元的账面亏损,这可是90年代中期的27亿美元啊!要知道10年后的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