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缙牵着马来到了临时房屋的搭建地,向一位官差出示了自己的‘参赛证’,也就是入选证明文件,那位官差大哥在仔细查验过他的‘参赛证’之后,指了指被他们这些官差围在其内的,那些休息场所中最大的那间屋子,让他去那里点卯,然后就把他的马匹接了过去,径自去了附近的‘停车场’。
这古代也是有停车场的,不过存放的不是汽车,而是一些马匹、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
李缙知道了明确的地点以后,径直就去了点卯的场所,顷刻间他就来到了那间木屋的大门前,可是还没等他掀开那厚重的棉门帘走进去,里面先有人走了出来,而且出来的这人他还认识,这人正是与他相约今日再见的余茂林。
余茂林一见到李缙,就热络地对他说:“李兄弟,你可算来了,我掀着帘子往外看半天了,把我的脖子都看僵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余兄啊。”李缙笑着拱了拱手,“余兄专程守在门内,这么急着想要见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想给你引荐一些朋友而已。”余茂林一面说,一面伸手抓住了李缙的手臂,“走,快随我进去吧,他们都在房内,均是这次诗文大会的入选者。”
“哦。”李缙也没多说什么,跟着余茂林一起进了屋子。
点卯的这间屋子,是入选者候场时的休息场所,里面别的东西没有,只有桌椅,而且是一整片的桌椅,多到你数不过来。
此时在这些桌椅之上已然坐满了人,不过他们却不是像小学生那样,安分守已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按地域划分形成了多个小团体。
余茂林也纠集了一个小团体,成员大概有十来人,这些人均是安陆学子,但他们却不是一般的安陆学子,他们全部都是商人子弟,换句话说就是富二代,这些富二代便是余茂林要为李缙引荐的那些人了。
明朝那些有着丰富从商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商人们,是很注重对子弟的教育工作的,他们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家塾和私学,聘用的教师也都是极其优秀的人才,他们对这些教师十分尊重,一方面是便于教师对子弟的管理,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加的投入教学了。
正是因为这些商人们如此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工作,所以许多商贾世家的子孙,后来都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也不是全部,也有无论怎么培养,就是科举不成之人,可就算是这样,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对从事商业活动也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