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阁老统筹。”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剩下的实务不会太过繁重,由他们处置就好。”
民政之事向来是文官出面料理。
贾珩道:“这次京营劳苦功高,回去之后,朝廷当有奖赏,对有功将校也有会有升迁。”
先前,谢再义因河南平乱之功已经升迁为果勇营都督佥事,蔡权则是升迁为参将,等回去之后势必再行升迁。
谢再义与蔡权对视一眼,自是明了贾珩的言外之意,二人心头都隐隐有些激动。
贾珩道:“这次抗洪救灾,军卒伤亡的多不多?”
蔡权面色肃重几分,说道:“回大人,伤亡有,但整体倒也不多。”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抗洪也是打仗,此事朝廷不会亏待牺牲,这几天我也会前往各处军营慰问士卒,举办一个表彰大会,对抗洪有功的将校、士卒做出表彰。”
这本身也是一次收拢军心的时机,等到了京城,他就不能如此了,彼时,恩罚悉由上出,他反而要在一段时间内澹化这些事。
蔡权道:“那末将回去后就将这个消息告诉手下弟兄。”
贾珩也没有说其他,转而看向谢再义,道:“谢将军也去罢。”
待两人离去,贾珩转身返回官厅,见到正在书桌后归拢公文的徐开。
“徐侍讲。”贾珩唤道。
徐开拱手道:“大人。”
贾珩点了点头,道:“等这次班师回京,徐侍讲是否一同回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有心招揽徐开入他京营帅衙,处置机谊文字。
徐开似看出了对面蟒服少年的心思,笑了笑,说道:“永宁伯,下官还是愿到汝宁府为一知府,以兑现当日与永宁伯所言。”
贾珩沉吟片刻,笑了笑道:“也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汝宁府方历大乱,百业待兴,徐侍讲过去,想来大有作为。”
在地方外任,以后有机会才慢慢笼入袖中,等到回京之后,声望愈隆,也有资格吸引一些进士了。
“多谢永宁伯成全。”徐开拱手说道,旋即目光敬佩地看向贾珩道:“徐某这一趟而来,蒙永宁伯提点,自觉获益匪浅,如有机会,以后再一同共事。”
贾珩看向对面面容儒雅的中年,面上现出笑意,道:“那就一言为定。”
文人说话自是含蓄,不会有什么投效,而是一同共事,君子结党多是志同道合。
另外一边儿,驿馆中——
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