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光在公司最前端,面向记者。 黎文博在后面被一众资本困扰,资本的逐利天性会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在微信身上下注。 现在人们还关注一个问题……微信,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了? 3Q大战使得最近的一切都不是线性发展,任何一个模型都算不出变化后的结果,微拓公司不对外公布,局外的人压根不知道。 因此大家都在等待温晓光的答案。 可惜记者们没有完成这个动作,下一位问的是很多读者会讨论的问题。 他询问微信与qq有什么区别。 温晓光手扶着讲台桌沿,对这个问题,他心里也早有预案,“其实这个答案我讲过很多次了,从功能上、设计上有很多差异可以讲,但最本质的差异,以及让我有动力去做微信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 这也不算是讲给鹅厂听了,温晓光相信以那家公司的反应速度不至于到现在还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这种颠覆性的先机,微信已经握在手里了。 “微信是侧重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m,简单来说,pc端有在线和不在线的区别,但在移动端,因为手机跟着人,就没有在线不在线的区别,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正是考虑了这种差异,所以移动互联网到底会带来什么变化?我想就体现在这些在小小的差异里。” “第二个,”温晓光说出一句吓死人的大话,“pc端的即时通讯软件总归是受限于拥有家庭式或者个人电脑的网民规模,目前来看,大约6亿多。” 2010年的时候,qq的用户大概就是这个数。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国家拥有超过13的人口,剩下的一半在哪儿?我们这个屋子的人常年身处大城市,周围的人都是网民,我们便以为全中国基本都上网了,实际上还有4-6亿的人,他们因为硬件设备的限制而无法上网。” 这是个什么概念? 整个美国3亿多人。 整个欧盟5亿人。 换句话说,至少还有一个欧盟的市场,等待发掘。 温晓光最后结尾:“因为智能手机上网的成本比一台电脑更低,所以最大的区别在于,微信可以把剩下的几亿人接上网!” 全中国本科生的比例是4%,即使以“应届毕业生数/这届毕业生对应的出生人口”这一比例来看,1996年生人为18.5%,全国有6亿人没用过马桶,10亿人没做过飞机。 我们真的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自己的国家规模究竟代表着什么。 我们从未想过,购买一台电脑是让许多家庭犹豫的事。 可温晓光明白的,那些年读大学的时候,4000多的学费,有些家庭都难。 不是所有人上了大一都有电脑的。 他们只能通过千元安卓机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