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坐在自己颠簸的汽车上,满脑子里都是思考着这一场战斗究竟应该要如何打这个问题。 眼前的滚滚黄沙看上去如同一头可以吞噬人生命的怪兽,翻腾膨胀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 比起20万意大利军队来,隆美尔现在的兵力简直就可以称为袖珍或者稀少了。 可是,作为一名有着自己的想法,并且坚定的相信自己笃信的作战方式的将领,隆美尔并不认为自己的军队弱小。 在后世隆美尔阐述的着作中,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他坚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风格。 一方面他崇尚进攻,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另一方面,他强调军队的火力,无时不刻都准备发挥自己的全部火力。 他藐视那种规模庞大,却火力分散的军队。所以他一直认为意大利的大兵团并没有什么作战效率,尽管有的时候他们会很英勇,但是那并没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名战场指挥官,他认为兵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火力才是。 这也是他只有区区几千人,就敢对英国军队进行反击的主要原因。 尽管在歷史上,北非意大利和德国联军很多时候在兵力上都处于劣势,可是隆美尔依旧能够打赢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 因为他总是集中起自己能找到的所有火力,在某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节点上,打击英国最薄弱的环节。 “英国人的坦克部队,一定是从我们的南面包抄过来。”看了看自己前线的地形,他在脑子里对自己如此说道。 海岸线附近的公路并不宽敞,容不下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展开攻势。隆美尔设想,如果他是英国人的话,坦克部队一定在更宽广的南面。 他的想法确实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英国将领韦维尔,正在命令英国第7装甲师向南继续挺近,从侧翼威胁意大利溃兵。 这个时候北非战场似乎是已经分出了胜负,意大利守军一部分被分割包围在了拜尔迪,另一部分根本就不敢回头。 按照李乐知道的歷史走向,英国军队甚至一路拿下了托布鲁克,占领了重要的海港城市班加西…… 隆美尔虽然不知道韦维尔上将的罗盘行动,也不知道现在他面对的对手其实理应在战场上辉煌无比。 德国的高层并不知道对方实际上最远可以推进到班加西,甚至差点把意大利人赶出非洲! 现在,他知道的只有对方已经在形式上合围了边境港口城市拜尔迪,并且已经差不多俘虏了超过5万的意大利士兵。 当然,他还知道的是,英国人实际进攻的主力部队最多也就只有2万多人,并且已经连续进攻了好几天了。 这样的一支部队,即便补给充足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也应该是非常疲惫,战斗力是打了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