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的情况下,先是被解职,后是赐死。
战神白起靠的是百战百胜的能力,范雎靠的是巴结逢迎的嘴皮。
能力斗不过嘴皮,战神良臣败给奸狡小人。
纵观历史,这也是一条规律。
忠臣,忠于谁?
中国的传统思想把“忠”作为极为重要的道德要求全体国民,中国历史充满了对忠臣的歌颂和褒扬。
表面看,这是绝对的正能量。
但是战神白起的死明确不过的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臣子应该忠,但应该忠于谁?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还是忠于皇帝或国王一人。
儒教传统特别强调“君君臣臣”,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提倡的“忠”至始至终都是对最高统治者皇帝或王的忠诚,而且这种忠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哪怕这个君是倒行逆施的昏君,暴虐无道的民贼。
所谓“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其实就是提倡的这种毫无道理的忠。
最典型的是“赵盾弑君”案。
一个不理朝政、沉湎欢乐,草菅人命,以杀人取乐的暴君。
他不顾百姓死活的搜刮民脂民膏来装饰他的宫殿。
在宫殿上公然以强弓硬弩射人取乐,因为煮出的熊掌不对他的胃口就杀了厨师,宠信佞臣而残害忠良。
托孤老臣赵盾勤于政事、为民做主、克己奉公,多次规劝竟遭到他的厌恶,便派武士鉏麑刺杀赵盾,鉏麑佩服赵盾忠心,触槐而死,以表自己不能杀忠臣,也不能违背君命。
刺杀不成,就想在酒宴上杀死赵盾,武士提弥明牺牲自己救下赵盾。
赵盾为了避祸逃出晋国避祸,走到半路就传来了赵穿杀死暴君的消息。
晋国臣民都为此庆幸,但史官董狐在史书上却记下了“赵盾弑其君”并公示于众。
孔子就明确的评价董狐正直,批评赵盾是“弑君”的乱臣。
这就是儒教的忠诚观。
皇帝可以无道臣民不能不忠。所谓忠,就是忠于君,而不是忠于国,不是忠于民。
战神白起处处为秦国秦人着想,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但他的悲剧恰恰就出现在他的忠心耿耿上。
他忠于的是大秦这个国家,他爱护的是秦国人民、士兵的生命,是国家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正好犯了